top of page

解读2024年中国游客赴新加坡旅游趋势:中国游客新加坡游的全新画像

  • Writer: Alice
    Alice
  • 3 days ago
  • 3 min read

随着新加坡持续巩固其作为东南亚顶级旅游目的地的地位,2024年迎来了中国入境游客的强劲回归。伴随中国出境游的逐步恢复,以及新加坡多元化的旅游资源——从奢华购物到文化探索——中国游客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重返狮城。本文基于最新旅游报告数据,深入解析2024年中国游客在新加坡的关键特征:涵盖年龄、性别、客源地、预订行为及出行目的等。

年龄与性别画像:年轻女性主导出行潮流

2024年来新加坡的中国游客以年轻人群为主,其中21-30岁人群占比最高,其次为31-40岁。这一趋势反映了东亚地区更广泛的代际转变——千禧一代与Z世代更偏好短途、文化丰富、数字友好的目的地,如新加坡。

性别方面,数据显示中国游客中女性略多,占比约55%。这反映了中国中产女性日益增长的独立性与消费能力。结合乌节路高端零售业的发展趋势,女性游客对护肤、美妆、时尚与美食等消费体验的兴趣尤为显著。


热门客源地:广东、上海、北京居前三

新加坡对中国多个省份的游客均具吸引力,但入境游客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、交通便利的一线城市。其中,广东省居首,得益于接近香港的地理优势和强劲的经济实力,广州、深圳等城市的游客在航线选择与消费能力上具有天然优势。


其次是上海与北京,作为中国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中心,这些城市的游客更倾向于高品质、定制化的旅行体验。值得关注的是,成都、杭州、武汉等新一线城市的游客数量也在增长,显示出中国出境旅游逐渐从一线城市向更广泛的区域扩展。


预订行为:出行决策更短期,灵活性强

2024年中国游客的一个显著行为变化是预订周期大幅缩短。超过60%的游客在出行前7至14天内完成预订,尤其在年轻游客中尤为明显。这反映了更高的灵活性与临时决策特征,很多行程受到社交媒体、小红书、抖音等平台上内容种草、限时优惠的影响。


这对新加坡的酒店、零售与旅游服务提出了更高的敏捷营销要求。能够及时调整价格策略、推出短期促销和限量体验的品牌,更容易吸引这类“说走就走”的游客。


出行目的:休闲为主,商旅复苏显现

休闲旅游仍是中国游客赴新加坡的主要动因,占比超过75%。无论是圣淘沙的亲子游、小贩中心的美食之旅,还是滨海湾金沙的高端购物体验,新加坡对休闲游客有极强的吸引力。


与此同时,商务旅游也在稳步恢复,尤其是高管与专业人士参与的会议与会展活动(MICE)渐渐回暖。随着中-东南亚企业间的跨境合作加深,新加坡作为区域合作枢纽的地位也更加稳固。


出行方式:小团体与自由行游客增长显著

与以往大型跟团游为主的趋势不同,2024年更多中国游客选择自由行(FIT)或小团体出行,包括情侣、朋友及年轻家庭等组合。

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独自出行的年轻女性游客数量显著增长。她们倾向于追求文化深度体验、养生旅游及可分享的生活方式内容。新加坡安全高效、语言友好、城市设施完善,成为这类游客的理想目的地。


新兴偏好:绿色可持续、本地文化与数字便利

除了基本的出行数据,更深层的趋势也正在显现:中国游客对“真实”“环保”的旅行方式越来越关注。许多人选择本地美食导览、植物园与乌敏岛等自然景点,以及主打环保理念的住宿体验。新加坡作为“绿色城市”的形象,正好契合这类游客的价值观。


此外,数字便利性成为是否“好玩”的关键标准。中国游客期待扫码支付(如支付宝、微信支付)、双语导览、线上服务一体化等功能。能够提供这类数字化接触点的商户,在争夺中国游客时更具优势。


总结:个性化+时效性决定胜负

随着2024年中国游客回归新加坡市场,旅游营销与接待服务的关键不再是“量”,而是“精”。品牌与机构需快速识别细分群体,如来自二线城市的独立女性旅行者,或热衷生态体验的Z世代,针对性地设计行程与内容。在“短预订周期 + 快速决策”的大背景下,谁能读懂信号、迅速响应、提供情绪共鸣与社交价值兼具的旅行体验,谁就能赢得这批新一代中国游客的心。


现在正是抢占中国游客心智的关键时刻——欢迎联系我们,获取定制化市场策略,共创增长新机遇。

 
 
 
bottom of page